t55p1353

美国是决心要把印度搞臭了!美印谈崩了以后各方信息密集公布:印度在印巴空战期间干的

美国是决心要把印度搞臭了!美印谈崩了以后各方信息密集公布:印度在印巴空战期间干的脏活都暴露了! 5 月 7 日那场号称 “改写南亚格局” 的 “SINDOOR 行动”,如今成了国际舆论场的笑话 —— 印度宣称击落巴方 7 架战机、摧毁 11 处恐怖设施,可巴基斯坦军方直接公布了印度 6 架战斗机残骸的高清视频,其中 3 架还是刚到货不久的法国 “阵风”。 印度国内正沉浸在 11 天的 “胜利狂欢”,全球宣讲团还在 30 多个国家卖力推销 “印度赢了” 的叙事,西方防务分析机构却用卫星图像和雷达数据打脸:印度陆军在克什米尔的地面进攻被巴军击退,前线部队丢弃的装备清单里,甚至包括未拆封的以色列反坦克导弹。 这场闹剧的导火索,是美印贸易谈判彻底破裂。美国财长贝森特 7 月底公开怒骂印度 “倒卖俄油、破坏规则”,特朗普更直接签署行政令,对印度商品加征 25% 关税。 表面看是经济摩擦,实则是美国对印度 “脚踏两条船” 的惩罚。印度一边跟美国搞 “印太战略” 联合军演,一边从俄罗斯进口占总量 35% 的原油,还拒绝在农业市场开放上让步。 更让美国恼火的是,印度在印巴冲突后非但没像菲律宾那样 “感恩戴德”,反而派出跨党派代表团满世界宣称 “胜利”,试图把特朗普的 “调解功劳” 踩在脚下。 印度的宣传机器确实下了血本。七支由前内阁部长带队的宣讲团,带着 150 页的 “胜利报告” 奔赴东京、首尔、纽约等地,甚至在联合国总部举办 “恐怖主义受害者展览”。 可这套把戏在国际社会面前不堪一击:日本外务省只给印度代表团 15 分钟 “礼节性会面”,韩国外交部连新闻通稿都不愿提 “印度胜利”,美国媒体更是挖出印度空军半年内坠毁 11 架战机的黑历史。 最尴尬的是印度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塔鲁尔,他在纽约参观 “9・11” 纪念馆时大谈 “反恐共情”,却被翻出去年嘲讽特朗普的旧视频,直接登上美国社交媒体热搜。 美国对印度的打压早已超出贸易范畴。7 月 31 日,美国国务院突然发布对印二级旅行警告,将印度描述成 “强奸猖獗、恐怖主义横行” 的国家,连恰蒂斯加尔邦农村地区都被列为 “危险区”。 美国军方悄悄暂停了印度采购 F-35 战斗机的谈判,理由是 “印度国防系统存在安全漏洞”,而此前印度刚拒绝了美国提出的 “以军购换关税减免” 方案。 美国为何要撕破脸?表面看是印度在贸易谈判中不肯让步,实则是地缘政治的深层较量。特朗普政府急于在 “印太战略” 中树立权威,可印度始终坚持 “战略自主”,既不加入对华包围圈,又不愿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。 当印度 7 月宣布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时,美国终于失去耐心。对印度加征关税、曝光空战败绩、联合巴基斯坦施压,一系列组合拳直指印度的 “大国雄心”。 美国正试图通过扶持巴基斯坦平衡印度,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暗示 “巴铁的石油可能卖给印度”,这种羞辱性言论彻底激怒了新德里。 这场博弈的结局正在显现,印度股市因关税冲击缩水 5%,反对党抓住机会发起 “不信任动议”,莫迪政府被迫推迟原定于 8 月的国防预算表决。 而美国的 “组合拳” 也有副作用:印度突然宣布放宽中企投资审查,重启中印直航航班,甚至考虑允许中国参与印度高铁项目。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价格,比美国页岩油便宜 30%,这让莫迪政府有底气对美国说 “关税随便加,俄油照买不误”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印度的 “两面派” 策略彻底失效。 美国用关税和舆论战撕破其 “军事强国” 的伪装,巴基斯坦用实战数据打脸其 “胜利神话”,连法国都悄悄派人检查被击落的 “阵风” 残骸 —— 毕竟这涉及价值 78 亿欧元的军售合同。 印度或许该想想:当美日菲在南海搞联合军演时,美国承诺的 “安全保护” 从未兑现;当印巴空战爆发时,美国卖给印度的 “爱国者” 防空系统连巴军无人机都拦不住。现在美国又想用关税和舆论把印度变成 “国际笑柄”,这样的 “盟友”,真的值得印度用主权和尊严去换吗? 未来的路怎么走,印度得想清楚了。是继续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,还是跟中国、俄罗斯好好合作,这道选择题的答案,或许很快就会揭晓。 毕竟在国际舞台上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印度若想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,就得先学会在 “战略自主” 和 “务实合作” 之间找到平衡,而不是在美印谈判破裂后,才发现自己早已被架在舆论的火上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