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6日晚发文写道:“美国对等关税生效在即,加上中美会晤年内举行的消息甚嚣尘上,台湾再次被广泛形容为美国对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。 但受访台湾学者分析,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让北京主导台湾问题,因此与其说特朗普将台湾‘筹码化’,更准确的说是‘禁脔化’,美国还舍不得这么快就把台湾拿去交换。 先看关税这张牌。特朗普把原定8月1日生效的关税拖到今天,对象包括加拿大、巴西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,税率从10%到41%不等。 别看他嘴上喊“让别国埋单”,实际上美国老百姓的钱包已经瘪了——耶鲁预算实验室算过,光关税这一项,今年美国家庭平均得多掏2100到3800美元。 低收入群体更惨,超市里的食品、家电价格肉眼可见地涨。更讽刺的是,共和党参议员克鲁兹都急了,担心这么搞下去,明年中期选举共和党怕是要被“血洗”。 关税牌表面是经济牌,骨子里是政治牌。特朗普需要向选民展示“美国赢了”,但盟友圈已怨声载道:加拿大、墨西哥明明签了美墨加协定,照样被加税; 巴西被逼着全面开放市场,当地媒体直接骂这是“勒索”。这种透支信任的操作,让美国在台海议题上的号召力同步缩水——日本首相称加税是“国难”,欧盟酝酿反制,谁还顾得上配合美国打“台湾牌”? 此刻再看台湾“禁脔化”的论断,脉络就清晰了。所谓禁脔化,核心是控制权优先于交换价值。特朗普政府最怕什么? 是怕北京主导台海议题节奏。所以你看他操作:一边让国会猛推《台湾保证实施法案》等4项涉台法案,给“台独”传递错误信号; 另一边,军售要价越来越狠,从183亿美元军火到逼台湾将军费提到GDP的10%,岛内学者嘲讽这简直是“保护费通胀”。 但真到关键时刻,美国跑得比谁都快。今年4月解放军“海峡雷霆”围台演习时,赖清德眼巴巴等美军航母,结果呢? 美军悄悄跑去上海和解放军开安全磋商会谈,航母影子都没见着。台当局宣传了几十年的“美军必驰援”,被现实碾得粉碎。 这种“既要捏手里又不愿下本钱”的别扭心态,暴露了美国战略焦虑:既想用台湾消耗大陆,又怕被拖进冲突。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候选人丹·凯恩早坦白过:根本没准备好和解放军长期对抗。 新加坡的处境其实是个生动参照。这个靠贸易吃饭的小国,被美国关税砸中后,一季度经济萎缩0.6%,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。 新加坡金管局副总裁急得喊话:别搞报复性关税,那是“自毁前程”!可美国连签了自贸协定的伙伴都照打不误,何况台湾? 台湾对美顺差四年从120亿飙到510亿美元,特朗普早看不顺眼,骂“台湾偷走芯片生意”。台积电被逼着在美投千亿美元设厂,岛内痛心“护台神山被掏空”。 美国嘴上喊支持,行动全是收割,所谓“舍不得交换”的真相,是还没榨干价值。 中国应对这种“禁脔化”的策略,其实藏在普京访华和中美稀土的新闻里。普京8月底将开启执政以来最长外访,中俄肩并肩的战略协作让美国坐立不安; 而中美刚达成的稀土出口审批加速协议,被外媒视为贸易休战信号。两条线一交叉,台海主动权在谁手里不言自明——大陆能边谈生意边练兵马。 歼-16常态化绕岛、海警船进金门执法,非军事手段已把“台独”空间压得喘不过气。 当赖清德还在纠结“中华民国宪法”和“台湾是国家”自相矛盾时,福建海警的船笛声已经飘过海峡中线。所谓禁脔,终归只是霸权黄昏里的一厢情愿罢了。 参考资料:美“对等关税”只是“前菜”?台业界担忧“232调查”带来更多冲击 2025-08-05 14:10·参考消息